建设以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服务机器人研究为核心的太阳成集团tyc151cc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中心,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,积极推进大范围的技术与产业、学校与企业融合,充分发挥太阳成集团tyc151cc“师范性、应用性、学术性”的办学特色,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上开展源头性和颠覆性创新,搭建交叉创新平台,攻克共性核心技术,促进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,力争为吉林省智能制造产业培养高端人才并提供核心技术支撑。
1.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中心研究方向
(1)服务机器人与智能系统
本研究方向瞄准工业生产、过程控制等领域,在对机器人的结构设计、感知交互、模式识别、智能控制等内容的研究基础上,应用教育学、心理学、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、计算机等理论与技术,开展多模态专业教学情境下的机器人语音识别、感知交互、机器学习等内容的研究,以实现远程化、场景化、程序化、交互式的智能化学习系统。使用户通过与专业教育机器人的互动学习,达到尽快熟练掌握机器人使用方法、硬件制造、系统平台开发、系统集成等技术的预期目标。围绕吉林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需要,加快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、特种机器人在教育领域研发及产业化发展,推动智能机器人集成应用,发展智能制造装备,打造智能装备产业集群,加快我省智能制造装备与传统制造产业的转型升级
(2)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与应用
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人体表面肌电信号、脑电信号和触滑觉信号的提取、处理与模式识别算法及其在人-机接口中的应用。通过研究生物特征识别,例如掌纹、静脉识别、虹膜识别、人脸识别,提高多种身份识别的安全性。以及研究无人车主动驾驶相关技术,通过研究环境感知、驾驶员状态监测等方面为辅助驾驶的未来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,通过仿生等方式,研究微弱信号检测的方法和技术,在军工产业、建筑业等方面做出贡献。
2.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中心团队结构
团队以共同承担国家级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、行业需求项目和团队建设任务为载体,以打破学院和学科界限为目标,突出科研成果转化,结合行业技术发展服务地方经济。目前已经形成由方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、吉林大学刘富教授为特聘专家、高层次创新人才为学术骨干、青年博士教师为后辈人才,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研究为特色的高水平学术队伍。
团队12人,主要包括教授1人,副教授6人,高级实验师1人,助理实验师1人,讲师3人。其中,具有博士学位3人,硕士学位7人,具有海外经历2人。年龄及学缘结构方面,35岁以下4人,36至45岁5人,46至55岁3人,其中女性人数4人。
本团队多年来,一直面向我国模式识别与服务机器人领域的自主创新需求,提炼控制科学问题,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及其在农业、医疗、仿生等应用等方面的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,整体处于省内先进水平。
本团队围绕模式识别与服务机器人、生物特征识别等领域,总计承担国家重大成果转化项目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和项目近30多项,总经费800余万元人民币。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,省级
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,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,其它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;发表SCI、EI检索论文60余篇;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。
3.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中心科研条件
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中心占地2200平方米,有较为完备的科研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,其中科研方向研究室3个,占地450平方米;虚拟仪器实验室1个,占地50平方米;机器人控制技术实验室1个,占地60平方米;DSP控制技术实验室1个,占地55平方米;自动控制系统及仿真实验室1个,占地85平方米;运动控制系统实验室1个,占地55平方米;自动化测控实验室1个,占地60平方米;电机拖动实验室1个,占地85平方米;PLC实训室1个,占地80平方米;PLC控制系统实验室1个,占地64平方米;传感器与信号处理实验室1个,占地67平方米;电工实验室1个,占地65平方米;过程控制系统实验室1个,占地55平方米;楼宇自动化实验室1个,占地65平方米;测控系统综合实验室1个,占地65平方米;物联网实验室1个,占地65平方米;太阳能电池制备实验室1个,占地50平方米;继电保护实训室1个,占地60平方米;车用充电实验室1个,占地85平方米;高压配电实验室1个,占地55平方米;工业机器人应用实验室1个,占地70平方米;液压气动实验室1个,占地65平方米。